假 「靳东」 们,依然在短视频里批量制造 「爱情」

导语:

在当今的短视频平台上,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虚假信息和诈骗行为。其中,假冒名人或明星进行诈骗的犯罪屡见不鲜。近日,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就审理了一起假冒演员 「靳东」 诈骗案,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。

正文:

这起案件的受害者刘佩玲,是一位 61 岁的中老年女性。她离异后独自在上海租房居住,平时喜欢在短视频平台上刷视频。 2023 年,刘佩玲在短视频平台上认识了一名自称是 「靳东」 的男子。该男子每天一口一个 「姐姐」 地叫唤,让刘佩玲逐渐心软,并陆续给 「靳东」 转去多个小额红包,并在直播间里打赏,支持他 「在全国各地办厂」 。

然而,刘佩玲很快醒悟,与 「靳东」 断绝联系。她意识到自己被骗了,于是向警方报案。警方经过调查,发现刘佩玲并不是个例,还有多名中老年女性也受到了假 「靳东」 的诈骗。

这些假 「靳东」 们通常会在短视频平台上冒用明星身份,并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来吸引粉丝关注。他们会利用粉丝对明星的信任和喜爱,通过聊天、语音通话等方式与粉丝建立亲密关系,并逐渐取得粉丝的信任。在建立信任关系后,他们就开始向粉丝索要钱财,声称是为了帮助粉丝投资、做公益等。

这些假 「靳东」 们的诈骗手段并不高明,但他们却屡屡得手。究其原因,主要是因为老年人对社交平台上的信息缺乏辨别能力,容易轻信他人。同时,老年人情感空虚,渴望得到陪伴和关爱,这也是假 「靳东」 们能够轻易俘获老年人芳心的重要原因。

为了防范假 「靳东」 们的诈骗行为,老年人应该提高警惕,不要轻易相信社交平台上陌生人的信息。在与陌生人聊天时,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,不要透露自己的真实姓名、地址、电话号码等信息。如果遇到有人以明星名义向您索要钱财,请务必核实对方的身份,并及时向警方报案。

同时,平台也应该加强对社交平台上的虚假信息的审核,并及时封禁假冒明星账号。同时,平台应该向用户普及防诈骗知识,并提供相应的举报渠道。

只有通过多方共同努力,才能有效防范假 「靳东」 们的诈骗行为,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。

发表评论